近期,印度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股要求抵制包括智能手機在內中國產品的呼聲。IDC的數據顯示,印度前五大智能手機品牌中有四個來自中國。作為工業產品的切割片廠家來說,每年運輸到印度的產品不到10%。選擇的產品都是低端產品。
一、低價競爭難以找到出路
切割片廠家在印度市場,從低端到中端產品均以低價銷售,數量大,價格低,利潤率也要低得多。為此,不得不繼續大量銷售以維持利潤。然而,當銷量達到某一點之后,增長率趨于中間甚至下降。這就釋放了一個信號,以低價競爭的形式進入海外市場必定不能長遠,只會循環陷入被客戶以及市場價格左右的困境。
印度“抵制國貨”對不少中小企業造成沉重的打擊。依靠低價競爭的工廠以及不規范的小企業占據多數。印度一旦實行抵制國貨,決絕中國產品進口,低價競爭的價格優勢將不復存在,這對于做中小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
企業應對“抵制國貨”的最好方式是“練好內功”,不止是切割片。在此種現狀下,企業不應該扎堆去海外市場低價競爭,而應該練好內功,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把產品質量做好,為自己贏得更大的溢價空間。
以上就是切割片廠家與印度市場的關系。唯有品質過硬,性價比更高,才是企業征服市場的強有力后盾。也可以從手機市場可以看得出來,印度市場是需要中國產品的,而且這種現象也不會存在很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