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老干媽硬氣回應騰訊公司:兩家公司并有合作過,作為本土品牌不需要靠宣傳來達到效果,特意指出騰訊公司被騙的事實。這樣硬氣的回復切割片廠家不得不佩服。在騰訊官方的手游下也可以看到老干媽的標志。
關于這次被騙也讓騰訊公司吃了“閉門羹”,這也給不少企業樹起了一個黃色警告牌。被騙不僅會使兩家公司“氣氛”尷尬,估計騰訊公司還會收到一筆不小的賠償金額。企業在做生意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各種風險,被騙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
切割片廠家認為應該甄別一些詐騙小技巧,避免上當受騙。
一、練好內功甄別交易真偽
在交易過程中,騙子公司經常冒充真實買方,騙走大量財物的經歷,許多企業都曾有被騙過的經歷。這個過程中,騙子公司往往冒充資信較好的企業,與企業洽商業務、發送訂單,待提取貨物后,便銷聲匿跡,逃之夭夭。在當企業發現情況不對,迅速聯系所在保險公司,調查后才發現這并非是買方信用問題發生的拖欠,而是徹頭徹尾的“詐騙陷阱”。那么,面對洶涌而來的詐騙風險,企業究竟該如何防范?對此,切割片廠家認為需要練好甄別“騙子公司”的好內功,可通過多種手段核實交易對手的真實性,也要借助金融工具鎖定買方的真實性,以規避風險。
二、核實各項交易的真實性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核對買方名稱、地址、稅號、電話、郵箱、法人信息、管理層人員等,有效識別正與自己商談貿易的買方信息是否一致。如發現不一致,就要做好防范詐騙風險的準備,及時進行深入核實。還可要求對方支付部分預付款的時候,金額的多少可以商量,但企業必須要求買方通過自己銀行賬戶進行外匯支付。由于銀行外匯系統的嚴謹性,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鎖定買方的真實性,避免騙子公司冒充。
以上就是切割片廠家提出的兩點建議。企業在交易的時候一定要核實好合作企業的所有信息,這樣的做法不僅是對自己的企業負責更是對企業所有員工的薪資做個保障。有的時候細節的更加需要注意。